2023年7月21日,“火炬传承,红色印记”红色精神寻访团为探寻“苦菜花精神”来到了威海,在这里感受红色往事,体会红色精神。在探访红色基地时,寻访团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,共同感受革命先烈们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,追忆承载着血与火的光辉岁月。
寻访团首先来到了威海乳山,乳山自古人杰地灵,红色资源丰富。来到胶东育儿所,寻访团了解到这是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,在这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,在硝烟弥漫的年代,乳娘视乳儿如己出,待乳儿胜亲生,在日常照护中疼爱有加,在艰难困苦时呵护备至,在生死考验前挺身而出。她们有的狠心舍弃亲生保乳儿,有的落入政掌全力护乳儿,有的深山雪夜体温暖乳儿,有的破冰求鱼哺乳儿,有的以血代乳救乳儿……“人在孩子就在”是她们的庄重承诺,舍命护孩子是她们的无悔选择。她们用朴实无华的行动,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之歌。
在“苦菜花精神”的引领下,寻访团来到了冯德英旧址,在“苦菜花精神”精神的孕育之地,寻访团主要参观了冯德英老先生青年时代的生活风貌、生活场景等,展馆以“三花”小说为线索,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胶东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始终高扬信仰旗帜、不怕牺牲、前仆后继的传奇故事。在这里,寻访团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,体会当地人民独特的情感价值,理解“苦菜花精神”更深刻的内涵,挖掘“苦菜花精神”带给人们的现实意义。
最后,寻访团来到了昆嵛山。“我是昆嵛山的儿子,这是终身不变的身份。”冯德英老先生曾如此表达过对昆嵛山对深切情感。《苦菜花》一书就是以昆嵛山胶东抗战的根据地为故事背景,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,因此书中满是浓缩的烽火岁月的豪情,血与火的洗礼,文字的力量横跨多年依旧向我们诉说着胶东人民对祖国的爱。昆嵛山上青山依旧苍翠,黄花依旧鲜艳。拾级而上,眼前就是无染寺景区。在这里寻访团遇到了一位“老朋友”——《苦菜花》里的主人公于得水。他曾被迫躲进昆嵛山,昼伏夜出继续从事抗日工作,在饥渴交加下借宿无染寺,是寺院的僧人给他们得以活下去的地瓜。这些鲜活的往事带着我们穿越时空,重温了那段烽火岁月。如今的“一一·四”暴动指挥所遗址,已成为历史展览馆,墙上的文字和图片,诉说着胶东抗战的艰辛。往事虽已不可追忆,但是烈士的鲜血,点燃了革命的燎原之火,奠定了胶东的“红色基因”,也让“红色血脉”生生不息。
在对“苦菜花精神”的不断探寻中,寻访团与那里的人民交谈,感受风俗语言,体会山山水水、一草一木,理解红色精神的孕育,寻求红色精神接续传承的方法,以新时代的眼光发现红色精神的生机与活力,争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!(撰稿:张灿;审核:宋韶彬)